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一幅以“勿忘英灵、谨记历史、向往和平”为设计理念的大型非遗剪纸作品,在湖北省博物馆的重视与指导下于年初启动创研。
该作品名为《烽火铸华章》,由省博物馆工艺美术研究中心省级剪纸非遗传承人蔡骁龙担任主创设计并开展前期创作,后经多位省、市、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共同参与,在湖北省博物馆举办的“非遗剪纸传承发展高研班”中齐心协力,精心完成了整幅作品的创作。
作品依托“武汉剪纸”传统技艺,将“剪刻”与“叙事”融为一体,既保持了非遗艺术“线条流畅、构图饱满、色彩鲜明”的特色,又注入了抗战历史所特有的庄重与深厚内涵,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文化使命感。
作品的上部场景,战火弥漫于天际,描绘着战争的残酷激烈及战争对家园的无情摧残。中部场景画面右侧的古建筑为“奥略楼”,如坚固的堡垒般屹立不倒,象征着老武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顽强的生命力。集结中的战士们,他们有的手持武器,有的身背大刀,有的身扛作战物资,神情坚毅,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和保家卫国坚定的信念。青松和梅花过度到下部场景,梅花是武汉的市花,代表着武汉人民抵御侵略的顽强意志,青松象征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永不向罪恶妥协。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成为画面中最耀眼的标志。这一元素不仅代表着新中国的成立,更寓意着中国人民在历经战争苦难后,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赢得了“站起来”的尊严。红旗之下的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代表着和平年代的幸福与安宁。
整幅剪纸作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湛的技艺,将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场景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完美融合,不仅是对那段历史的生动再现,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深情礼赞,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近年来,湖北省博物馆立足学术研究、公共服务、文化交流等职能,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与普及。通过艺术创作、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引领观众深入体验非遗剪纸背后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正如相关作品所传达的核心理念:纪念抗战胜利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旨在激励当代青少年铭记历史、缅怀英烈,传承民族文脉,珍视和平价值。
来源部门:工艺美术研究中心
撰 稿:明承林
审 核:杨小婷
终 审:史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