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

牢记嘱托 勇担使命 奋力推进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13   浏览次数:1074 次

11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云梦县博物馆考察,参观了秦汉简牍专题展,并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情况。

云梦睡虎地秦简,由湖北省博物馆发掘,1975年12月在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共1155枚,残片80枚,近4万字。这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秦简,反映了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等方面的情况。因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云梦秦简获评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云梦县博物馆秦汉简牍专题展,展出湖北省博物馆馆藏云梦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秦律十八种》《语书》《为吏之道》以及家信木牍在内的44件(组)一级文物;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王先福为习近平总书记一行现场讲解,其专业水准得到各方高度评价。

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与莫迪总理在湖北省博物馆进行非正式会晤并共同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精品文物展时指出:“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

历年来,湖北省博物馆高度重视出土简牍的保护。我馆自1971年就建立实验室进行竹简脱水试验,2004年,“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湖北省博物馆)”获批成立,简牍文物保护全国领先。2021年11月,依托“出土木漆器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设立云梦工作站,安排专业团队在该站对郑家湖墓地出土的700余件木漆器进行保护。截至目前,已完成了100多件木漆器的保护,部分文物已在云梦县博物馆基本陈列中展出,如“中华第一长文觚”等。

同时,湖北省博物馆也不断加强出土简牍的研究。近年来,湖北省博物馆与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等单位合作,利用红外成像系统等先进技术,重新对馆藏简牍进行拍摄,先后出版了《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秦简牍合集》《望山楚简》(普及本)等学术成果,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推动了历史学与古文字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在保护与研究的基础上,湖北省博物馆还致力于出土简牍的活化利用。2017年的《国家宝藏》《考古中国》重点介绍了云梦秦简。2024年3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简牍探中华》推出《云梦睡虎地秦简》专题,展示睡虎地4个墓主人的家国情怀,让观众共情。节目还首次发布了通过科技手段复原的“喜”的头像,更拉近了与普通人的距离。节目播出后,湖北省博物馆及时跟进,组织“喜”复原头像现场发布会、主办“惠此简书——睡虎地秦墓简牍展”、扮演“喜”穿越古今、举办高端讲座、推出社教专题、举办“喜”穿古今——对话古今法律文化等系列活动,让小众的秦简文化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近年来,湖北省博物馆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加大对湖北各级博物馆的支持力度,帮助基层县级博物馆提升办馆能力水平。云梦县博物馆是湖北省博物馆首个与地方共建的分馆。2022年5月,湖北省博物馆与云梦县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共建“湖北省博物馆云梦分馆”协议,湖北省博物馆在展览展示、文物保护、文创开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同年,云梦县博物馆对基本陈列进行改陈,设云梦通史展和秦汉简牍、漆器两个专题展,湖北省博物馆对展览给予了全过程的指导。

下一步,湖北省博物馆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包括简牍在内的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做大做强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完成设备更新项目科研设备采购,编制发布基地五年发展规划,依托基地申报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进一步提升研究能力,加强与古文字、历史文献、考古学等专业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形成更多研究成果,举办“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加大简牍展示传播力度,重点做好法律文化、家风文化等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利用;在即将推出的湖北通史展重点展出馆藏秦汉简牍,引进举办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漆器展览;积极推进简牍申报世界记忆遗产项目;努力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部门:学术研究中心

撰  稿:陈丹妮

审  核:杨理胜

终  审:张晓云